
个人简历-王宁
姓名:王宁
性别:女
职称:助理研究员
出生年月:1994年10月
联系方式:Wn199410@sdu.edu.cn
学习工作经历:
2012年9月—2016年6月,8883net新葡新京(中国)官方网站档案学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
2016年9月—201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8年9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信息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档案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2022年7月——,8883net新葡新京(中国)官方网站档案学专业,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与研究兴趣: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与信息文化,数字记忆与数字人文
主要成果:
1.Information culture and recordkeeping: case of Chinese enterprises.Lian Z, Wang N*, Oliver G.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21.(Corresponding Author)【SSCI】
2.《面向制度构建的我国档案移交接收现状调查与分析》,刘越男,王宁*,袁焱艳,张慧琳,何思源,杨千,《档案学通讯》,2022(4).(通信作者)【CSSCI】
3.《国外档案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域分析及启示——基于对55所院校的调查》, 王宁,李孟秋, 《档案学通讯》,2022(3).【CSSCI】
4. 《弗兰克·阿普沃德档案学术思想述评》,吕文婷,王宁,陈建,《档案学通讯》,2022(2). 【CSSCI】
5.《档案学视角下的科学数据管理——基于国际组织相关成果的研究》, 王宁,刘越男, 《图书情报工作》, 2021, 65(5).【CSSCI】
6.《基于全局观的企业业务系统文件归档策略:集中管控与工具集成》, 王宁,何思源, 《档案学通讯》,2020(4).【CSSCI】
7.《集中与分布的博弈:数字时代澳大利亚档案保管模式的发展及启示》, 王宁,刘越男, 《档案学研究》, 2019(6), 被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档案学》2020(2).【CSSCI】
8.《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业务系统文件管理评估框架研究》, 王宁,《档案学通讯》, 2018(2). 【CSSCI】
9.《回顾与前瞻:“十三五”档案学科发展调查和“十四五”档案学重点研究领域展望》,冯惠玲,连志英,曲春梅,周文泓,潘未梅,徐辛酉,李孟秋, 王宁,《档案学通讯》, 2021(1). 【CSSCI】
10.《政府公信力视域下的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策略研究:维度解析、现状透视与路径探索》, 王新才,郭熠程, 王宁,《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9, 9(2).【CSSCI】
11.《近年来我国档案与记忆研究综述》, 曲春梅,王静, 王宁,《档案学研究》, 2017(1). 【CSSCI】
12.《我国数字档案保管模式发展思路初探》,王宁,《北京档案》,2022(5). 【北大核心】
13.《信息文化视角下我国文件管理信息化实践的问题与进路初探》, 王宁,《档案与建设》, 2021(8).【北大核心】
14.从“组织”视角看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王宁,田呈彬,《档案管理》, 2019(1).【北大核心】
15.《大数据影响下的我国档案学研究发展刍议——基于实践需求环境的分析》, 王宁,李晶伟, 《档案与建设》, 2018(10).【北大核心】
16.《美英澳政务社交媒体文件归档的经验及启示》, 王宁,曲春梅,《北京档案》, 2017(4).【北大核心】
17.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he research landscape of archival studies,Feng H, Lian Z, Pan W, Qu C, Zhou W, Wang N, Li M, Archival Science, 2021.
18.Adaptación a entornos cambiantes: oportunidades para las autoridades archivísticas,Oliver G, Jeurgens C, Lian Z, Haraldsdottir R.K, Foscarini F, Wang N, Tábula, 2020(23).
19. 《云环境下的文件档案可信性保障》(参与编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科研项目经历: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战略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参与。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参与。
3.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学科调研项目:档案学“十四五学科调研”,参与。
4.国家档案局委托课题:“档案法配套法规政策政策研究:《档案移交接收具体办法》研究”,参与。
5.重要横向研究课题:“历史文化名城基础调查、动态更新及专题研究工作经费——广州记忆总体策划研究”,参与。
6.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整合视角下多元主体参与档案治理的机制研究”,参与。
学术会议交流:
1.AERI 2020年会(Archiv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itiative),Workshop“Exploring the unexplored:the research landscape of archival studies in the next five years"的组织与现场报告。
2.iConference 2021(全球信息学院教育联盟iSchools年会),宣读英文论文: “Societal Information Cultures: Insights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和中文论文:《国外档案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领域分析及启示——基于对55所院校的调查》。
3.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宣读论文:《从国际组织实践看档案学对科学数据管理的价值和贡献》。
获奖情况:
2022年第五届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征文二等奖;
2021年度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一等奖;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光华奖学金;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山东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山东大学优秀共产党员;